二、填空题:21~4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
21、 一般来讲,土壤的质地可分为砂土、黏土和__________3大类。
22、 根据阿伦定律,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,其四肢、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,这是对___________因子的适应。
23、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__的和逐级递减的。
24、 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,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,用而有度,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的原则。
25、 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,称为______ 。
26、 在适宜的条件下,种群所表现出来的增长率称为______。
27、 次级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。
28、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。
29、 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。
30、 在生态学研究中,使用早、普遍、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。
31、 林德曼效率又叫______。
32、 根据生境类型,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、海洋生态学、淡水生态学和______ 四类。
33、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包括______存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。
34、 绿色植物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___________营养级。
35、 三基点温度包括温度、____________和温度。
36、 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,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。
37、 根据降水量的不同,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,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,这三个区是______、干旱区和荒漠区。
38、在群落交错区内,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,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。
39、 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,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。
40、 广义的共物包括原始合作、偏利共生和__________。
四川成人高考网
了解最前沿成考动态
(扫一扫加入)